•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14)|皮壮:投身战“疫”的前72小时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6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七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小儿消化科皮壮

投身战“疫”的前72小时

背景介绍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要求,为积极支持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吉林省红十字会招募医务人员、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各4人赴武汉执行重症患者接诊转运任务。此次转运队成员中的4名医务人员是吉大一院的主任医师贾冶,副主任医师陈勃、刘明曦、皮壮,4名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是吉林省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队员刘世存、高祯鹏、张哲、王洪斌。

Day1

历经3小时的飞行,我们于22:20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由于分发行李消耗了一些时间,凌晨1点多,队员们方才抵达驻地酒店。休息调整后,清晨来到对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目前武汉市只接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之一,也是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

在与协和医院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对接后,我们明确了这次战“疫”的工作任务:负责协和医院西院区的患者转运工作,包括将协和总院区以及其他医院、方舱的重症患者转运到协和西院区,将西院区转危为安的患者转运到雷神山及火神山医院继续巩固治疗,以及转运患者时在医院内各个建筑物间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工作。

明确任务后,我们便开始了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感控培训,由武汉协和医院感控科、中国红十字会上海重症患者转运医疗队,针对院内以及救护车内的防护,分别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重点强调二、三级防护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每名队员逐一考核,保证过关。中国红十字会内蒙古重症转运医疗队的两名医生,对急救车内各项医用设备(氧气瓶、吸痰器、除颤仪、心电图)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转运患者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演练,上海医疗队队长将急救车的负压操作、车辆消毒除菌、转运床使用、驾驶员的防护等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开展演练。

结束了一天的培训后,队员们回到驻地,再逐个进行穿脱防护服的演练,相互指正,保证零感染。另外,协和医院给我们每名队员一本《新冠肺炎诊疗应急工作手册》,队员们在驻地认真地学习了该手册。

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完美地完成使命,武汉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祖国也必将迎来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Day2

初到前线,大家都是激动、兴奋的,迫切地希望可以尽早冲上战场。不过,这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若急于求成,可能功亏一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红十字总会今日紧急调派一辆全新负压急救转运车支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我们的队员对车辆进行了系统的安全检查,并核对了车内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洗消用品的配备情况,针对暂缺的物资紧急向协和医院上报。协和医院苏颖部长协调各方配备物资,并落实完善了各项后勤保障。

随后,由感染科江莉主任、发热门诊章道华主任及徐芳护士长,带领队员们实地演练了上班、下班如何正确地进出发热门诊,熟悉了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布局及注意事项,针对门诊疑似及确诊患者就诊、转入院流程及路线进行实地考察,并熟悉了各疗区的布局。

等待物资期间,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队员们召开了线上会议,将后续可能遇到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涉及洗消耗材、医疗器材、防护用品、后勤保障、党建工作等,并制定各项工作计划以及记录工作。

我们这支吉林省红十字会支援武汉重症患者转运队,目前有5名共产党员,1名工农党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群众。队伍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并开展了首次党支部会议,经选举由陈勃同志任党支部书记。会上,入党积极分子张哲同志宣读了入党申请书,陈勃同志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会议强调,在这次疫情狙击战中,党员同志要起到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难,勇于冲锋,不畏险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前面,把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放在心间,坚守岗位,服务人民,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傍晚,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孙硕鹏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李立东副监事长,前来驻地慰问及指导工作,带领大家重温了红十字会战地救援队的历史与传承。在抗战时期,武汉就曾是红十字会战地救援的基地,为抗战伤员提供前线救治工作。如今,武汉遭遇疫情,我们作为重症转运队的成员,一定要发扬老一辈战地救援队的精神,艰苦奋战,勇往直前!同时,两位领导再次强调,保证转运安全,坚决避免交叉感染,把疫情视为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绷紧安全防范意识,健康顺利完成使命!最后,中国红十字总会派送了一批医疗物资,与我们转运队完成交接工作。

夜间,队员们再次进行二三级防护的穿脱演练,互相监督指正,并决定形成制度,每日进行,杜绝安全隐患。

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思想、心理建设的不断强化,队员们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随时迎接战斗。召必至!战必胜!

Day3

清晨出发前,队员们再次进行了一对一的三级防护穿脱演练。抵达协和医院后,在发热门诊章道华主任、李寿彭教授、徐芳护士长的配合下,我们完善了急救车的医疗器械、洗消物品、急救药品的配备,万事俱备,整装待发。很快我们就接到了转运任务,将沌口方舱医院病情加重的患者转运至亚洲心脏病医院。

在急诊科万力医生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沌口方舱医院。第一名患者年仅16岁,表现为持续发热、乏力、纳差,血氧饱和度90%,他的父母也都因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方舱医院继续观察治疗。上车前,他的父母哭着跟我说:“我们孩子还小,请你们一定一定尽力治疗我的孩子。”我们心里百感交集,不断安抚家长和孩子,告诉她们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孩子也一定会好转,请她们放心,自己也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第二名患者是一名54岁女性,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她的家里一共5口人,有4人感染,只有她的症状重。她家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有去世的,她说她庆幸自己是近期才感染的,如果是早期感染,可能就会因为医疗资源紧缺而失去了**的治疗时机。她在路上一直感谢湖北的医务人员还有全国援鄂的白衣战士们,因为这些人,武汉近一千多万市民才有了救!听了这些话,我们心里也都暖暖的,身为医者,我们觉得现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希望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给武汉这座城市、给中华大地带来一缕曙光!

今日,一批来自安徽的放射线科援鄂医疗队抵达了武汉,需从方舱医院转至协和西院继续开展工作,我们转运队的备班司机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协助将这批医疗队员送至协和医院。

完成今日的转运任务后,在感控科江莉主任的指导下,队员们对车辆进行了终末消毒。随后,队员们脱去防护用具,回到驻地。

夜间,队员们组织了每日例会,交流每个人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吉林红十字会援鄂重症患者转运队章程及规章制度(试行)》,强调医疗安全及转运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遵守组织纪律。

今天从新闻上得知,又有两名医务人员在抗“疫”战场上牺牲——年仅42岁的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文军,以及年仅29岁的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两名医生都是主动请缨,在战“疫”的过程中不幸感染而牺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疫当前,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冲到前线,正如82年前,加拿大红十字志愿者诺尔曼·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战地救护,直至以身殉职。我们作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作为红十字理念的继承者,就应该迎难而上,历百折而不挠,经千难而不挫,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相关稿件

  • “生命的警报—急性胰腺炎”——2025胰腺健康中国行科普大赛精品展播作品
  • 吉大一院教学部召开2021级本科生毕业实习欢迎会
  • “医声有约”预告丨就在周二、周三!吉大一院名医倾情守护您的健康
  • 吉大一院眼科举办白求恩眼科学术交流会
  • 吉大一院护理团队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护理管理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上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故事(41)|杠杠的 吉大一院护士张宇行教武汉大
下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15)|准新娘杜鹤推迟婚约、剪掉秀发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