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先锋(8)|李南:ICU人的执着与坚守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6批援武汉医疗队210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ICU人的执着与坚守
李南,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5月出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二组副主任医师,吉林大学首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书记。
自从选择重症医学科那一天开始,李南就始终铭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多年来,她始终工作在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每天面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尽心尽责,用她高超的医疗技术挽救一个个危重患者的生命。
第一时间报名,首批上一线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吉大一院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员。出征前,首批医疗队17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凭借24年的党龄,李南同志担任了临时党支部书记这个重要职务。重任在身,她不仅时刻冲锋在前,更是带动党员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用党员的身份发挥她们的带动性,积极开展工作的时候,更是带动非党员同志投入疫情的积极性,更加值得高兴的是,通过李南同志和党员们的努力,不少非党员同事更是主动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入党。李南同志也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履行她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大声说出的出征誓言——“我志愿加入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抗击疫情,全力防控,冲锋在前,不辱使命,敢打必胜,请党和人民放心!”
1月26日,大年初二。本应是举家团聚的时刻,可李南已经随着吉林省首批135名医护人员放弃“小家”投身到“大家”,带着责任与使命、带着最精湛的医疗技术,赶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方。
我们是医生,我们必须上
17日,已经是李南和队友们在前线工作的第23天。拿起手机,看见两个女儿的照片,思念之情也涌上心头。那一刻,她也想把两个女儿抱在怀里,也想亲亲她们。当她投身到救护工作时,已经没有时间去思念家人,每日繁忙的工作,更是让她没有更多时间儿女情长,有的只是一心工作的热情。她知道,现在还没到胜利的时候,她和队友们只有义无反顾的坚持治病救人,才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天。因为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心中也只有一个信念——“我们是医生,这个时候我们不上不行,我们必须上!”
自从来到武汉后,她和队友们也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生活。第一个夜班,她踏着月色接班走进医院病房时,灯火通明的病房让人分辨不出日与夜。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被防护服包裹后,工作不一会,眼罩里就会有雾气,即便再熟悉的队友,也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能分别出彼此,大家也都会在防护服外写上名字或是代号,这样,彼此之间看见熟悉的名字,心底也有了一丝温暖和依靠。
走进病房内,看到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听到机器报警滴答的作响,再次把她拉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场景。因为,没来这里的时候,她是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每天都要跟重患打交道,眼前的仪器、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了,可如今,这里的病人群体却不同,他们大部分都戴着口罩,少数呼吸费力的还要带着呼吸机,彼此间只能透过眼睛交流。走进病房工作期间,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医护人员都情不自禁地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特殊情况不更换防护服。虽然说着简单,可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承诺每天都在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忍耐力。每天把自己密封起来的工作,也乎是把她全身“脱水”一次。
医患如同亲人 守护生命希望
虽然工作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也有许多的感动让她记忆犹新。李南回忆,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患者,湖北地方的口音特别重,再加上口罩的阻隔,医护人员跟他们沟通的时候特别费劲儿。最开始的时候,她在查房的时候,几乎是“手舞足蹈”的连比划带猜的跟患者交流。后来,随着患者逐渐的恢复健康,一些症状轻的年轻患者能交流了,就主动在医护人员进病房的时候当起“翻译”。通过年轻患者的翻译后,李南和护士们知道了老年患者现在的感受,老年患者也听到了医生的话。慢慢的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再陌生。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康复情况越来越好的时候,每天查房都能看见病情趋好的新变化,也让李南和她的队友们特别高兴。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医生是患者唯一的依靠,患者也给予医生更多的信心。李南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她也总是能给予别人温暖和力量。有一位病情十分严重的老大娘,刚入院时就已经是重症状态了,呼吸困难,很快就给她应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了让老人能尽量舒服些,李南在诊疗中就教老人呼吸机送气时,缓慢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保持舒适体位,呼吸机送气时就吸气。老人虽然不能马上做好,但是她尝试着按照李南的办法去做。吃饭的时候,老人把呼吸机面罩放在一边,可是各项指标却明显下降,李南闻讯赶紧跑过来,叮嘱大娘吃饭时,离开呼吸机的时间太长,要试着吃两口就戴上呼吸机的面罩。老人很配合,按照她的要求,一手拿着面罩,一手拿着勺子,吃两口就扣上面罩,过了两分钟再接着吃,一顿饭吃半个小时。虽然这样做很麻烦,但是对老人的治疗有好处,李南一点也不嫌麻烦。
常年奋战在重症医学科的一线,离别见得多,但是对生命也有了更多的希望和感动,只要还有一丝力气,还有一点能做到,李南都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作为驰援武汉首批队员,她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当好队伍的“掌舵人”,用自己的每一份坚持和爱,在这场搏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