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先锋(5)|吉大一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高岚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4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6批援武汉医疗队210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高岚,女,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出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平台护士长、主任护师。

“白求恩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的精神”。高岚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长,出生在70年代的她,从小就受到白求恩精神的教育和感召。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是公认的最苦最累责任最重也是压力最大的,可是她一干就是30年。她觉得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就应冲锋在前、勇敢前行、无私奉献。

穿上防护服,化身抗疫战士

作为一名在2003年抗击非典一线和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一线历练过来的“老兵”,面对肆虐祖国大江南北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岚的内心颇不平静。在将自己培养的七个优秀的神经内科护士送去武汉支援后,她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医院第五批援武汉医疗队。得知武汉需要两名重症护士长去支援,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去,我是重症科护士长,一定我去。”她很高兴能与她的学生们同上“战场”同为“战友”,“我要把我的孩子们、我的兵都平平安安地带回来。”

高岚与护士们在一起

“汶川抗震救灾、‘非典’疫情,当我再次挺身而出的时候,没有觉得与前两次有何不同。前两次送行时哥哥告诉我:当国家有难时,你是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次也再次证明我是对国家、对患者有用的人。”高岚在日记中写道。

作为一名ICU护士

她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1990年7月毕业后,高岚就被分配到我院ICU工作。作为一名ICU的护士,每一天面对的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者,不仅意味着体力上付出更多、还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这份肩负患者生命的工作。为此,高岚不断学习危重症领域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疑难病例查阅大量的文献,请教医生,找出最科学、先进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患者。

在一个夏天深夜,急诊送来一个42岁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患者。刚入ICU时,该患者因心前区疼痛自诉有频死感,经过医生积极扩冠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病情稍平稳,心电监护也显示心律、心率正常。可是两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并且开始呕吐,作为当班护士的高岚感到患者的病情在进展、在恶化,她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上的监测指标,不出所料,在患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时,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室颤波形,与此同时患者大叫一声晕厥过去。来不及叫医生抢救,高岚迅速推过除颤仪,充电、电击、一连串麻利的处置后,患者心电图显示室颤转为窦性心律,一条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

作为一名护士长

她是患者和家属的贴心人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是既辛苦又繁重,同时由于无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患者和家属都会有些焦虑。为了及时掌握患者的护理情况、病情变化,高岚总是主动去了解患者和家属需求,把问题想在、解决在患者和家属提出问题之前。

记得有一名患格林-巴利的十二岁的小女孩,因病情危重从儿科转到神经内科N-ICU,经过气管切开上呼吸机后病情很快平稳了,但呼吸机始终脱不下来。高岚得知这是个单亲家庭,孩子妈妈靠一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如今孩子每天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费用对母女二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为了帮助小女孩尽快脱机,高岚每天都在仔细观察、认真锻炼小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从最初的1、2分钟到5分钟、10分钟、1小时……很快小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了,病情也在一天天好转。由于悉心照料,孩子和她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亲切地称她“高妈妈”。当孩子脱机后快要出院时,母女俩已经身无分文,大病初愈更需要加强营养,就在母女绝望之时,她悄悄地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科里同事,大家筹钱、租房,帮母女解决了燃眉之急。

她在灾难面前敢于奉献

做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医院集中收治了“非典”患者,由于第一批参加“抗击非典”工作的医生护士被感染或被隔离,急需一批有经验的护士。高岚立刻主动报名,来不及和老公、儿子告别,来不及认真准备,当天下午就投入到非典病人护理工作中。在抗击非典一线,高岚为曾经的战友、同事安上监护仪、检测血氧心电,每日为患者打针送药,穿梭在床前,她熟练操作呼吸机技术精湛,关怀体贴患者不惧感染,护理重症患者不分昼夜,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沉着应战。经过10多个昼夜的精心护理,非典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同她一批的工作人员也无一例感染,顺利完成任务。

2007年7月,长春市双阳区突发格林-巴利,在短短一周时间内ICU科收治了近30名格林-巴利患者,其中13名重症患者收到N-ICU病房,气管切开、呼吸机、翻身、叩背……经过70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患者无一例死亡,全部康复出院。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高岚作为吉林省危重症护理专科队的一员,代表吉林省赴四川参加危重地震伤员的救治护理工作,和来自全国各省医疗护理专家一同作战,经过34天的不懈努力,挽救了近百名从地震中被救出的地震伤员。

这一次

她扛起抗击新冠肺炎的“冲锋枪”

“新冠肺炎疫情”到来,作为一名从事ICU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的白衣天使,高岚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高岚为护士讲解重症患者护理思路

“我即将出征去武汉,用我的学识和能力去帮助那里的病人,我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作为一名有30年重症病房工作经验的老战士,武汉需要我。虽然我已经50岁,但我有组建重症监护病房的经验、我有管理重症监护病房的经验、我有‘非典’一线工作经验、我有带重症队伍的经验……在我内心我已经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组织查房

随着吕国悦副院长带领的第五批驰援武汉医疗队深入疫区一线,高岚扛起了朝向“重灾区”的“冲锋枪”。尤其是战斗打响的前8个小时,她和她的“战友们”疾风步、满张弓、轻射箭,在防护服的层层束缚下始终紧绷着神经,用精湛的技术和最优的重症治疗、重症护理方案,让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得到保证。

指导重症护理工作

指导重症护理工作

抵达武汉的这几天,因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协调捋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和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06年高岚从ICU调入神经内科并组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CU),十四年来高岚通过不懈努力,把NCU打造成为全国护理质量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虽然NCU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可是这里却被危重患者及家属赞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地方”!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高岚护士长全方位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院区B10东疗区在2月9日夜里一下子收了50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突然护理这么多传染性极强的重症患者,可以想见工作难度和风险。凭借着她组建和管理神经内重症监护病房的丰富经验和缜密的工作思维,她立刻依据新冠肺炎的疾病特点建章建制,并快速向领队吕国悦院长汇报各种重症患者监护护理需求,所有需求得到大后方——吉大一院的强有力支持!大批急救设备:ECMO、血滤机、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营养泵、输液泵……以及大批急救耗材源源不断、日夜兼程从长春驱车运到武汉,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急救仪器设备上午运到武汉,下午气管插管、有创通气、ECMO就用于重症患者。高岚深入病房查看重症患者护理问题并立刻解决、时刻提醒医护增强防护意识……来到武汉一刻也未曾停歇。关心她的亲人朋友都问她:“累吗?”“累!”但她坚定地说:武汉疫情,国家遭难,能来到武汉虽然很累,说明我是一个有用的人!高岚护士长每天仅休息几个小时,对家人、对自己、对安危,没有过多时间去思考。“现在就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救治患者,尽快战胜疫情,确保每一位队员平安凯旋回家。”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内科学教研室举办第2季临床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八讲“PET-CT的临床应用”
  • 吉大一院团委受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
  • 吉大一院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 吉大一院病房十疗区主任李杰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吉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
上一篇:吉大一院第五批援武汉医疗队接管院区首批4名重症患者于2月21
下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故事(34)|​ 张东:84岁老大娘的依赖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