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先锋(3)|鲍万国:以单位为家的疫情防控“守护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0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

同舟共济,敬业奉献。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以感染症科为首的医护人员科学防控、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医院发热门诊和独立检查区同样是与疫魔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鲍万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9月出生,吉林大学感染症科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提起医院感染症科,那就是危险的代名词。可是鲍万国率领全体感染症科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坚守在这条战线上,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他们就是第一道防线的卫士,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是比亲人还要体贴、周到、细致的守护人。

作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的“掌门人”科主任鲍万国几乎是以单位为家,不管什么时候,多么危急时刻,他始终坚守在一线。

鲍万国在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莱姆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上,他实在是太厉害,太有自己的独到之处。2003年,抗击SARS行动中,他就成功地参与其中,2009年吉林省甲型H1N1流感和2013年吉林省H7N9禽流感患者的救治工作也都有他的身影。

如今,鲍万国作为经历过2003年SARS防控工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验丰富的“老战士”,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的时候,成为“吉林省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成了“长在电话上的人”成了这里“掌舵人”,甚至是全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上的“一颗定心丸”。每天的查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个患者一个患者的详细询问、查看。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汗水也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背。看着自己被防护服捂的大汗淋漓的样子,身边的同事劝他多休息一会,他却笑着摆摆手继续忙起来。

自从长春市出现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开始,1月21日夜,鲍万国就带领着吉大一院感染症科的同事们迅速投入战斗,不出所料,当天夜间的就诊量就出现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做好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准备工作。1月22日上午,经过院领导统筹协调部署,全科迅速响应,感染科迅速将全科49名患者全部进行转移,增设发热门诊。接下来的几天,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就持续攀升,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加大。鲍万国自己也几乎是住在科室,累了也只能在沙发上休息一会。面对疫情的到来,他也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平时,只要不进入隔离病区,鲍万国就是一身绿色军大衣,在忙碌的人群中十分醒目。如今,除了这身绿大衣,更加醒目的就是他几乎发亮的头型。为了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穿脱防护服的需要,他也把自己的头型变成了“光头”。穿着绿色军大衣,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屏幕,或是是分析省内各地发来的信息,或是查看关于新冠肺炎治疗国内外的最新治疗,查看治疗新冠疫情最好的方法。更重要的,鲍万国身为吉林省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他在对每一例需要出院的患者再次进行专家组会诊,对于已经达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定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的患者才能出院。而这样的一个专家组会诊过程,对于鲍万国来说,责任与压力不言而喻,为了确保每一名出院患者万无一失,他都会同专家组成员沟通再沟通。

面对疫情的到来,热爱事业忠于职守是鲍万国的工作写照。由于感染症科的特殊性,在这里治疗的患者几乎都要经历战线长的诊疗过程,无形中,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诊疗过程中的任务就格外重,尤其是重大疫情,更是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无形中,再次给感染症科的任务加砝码。面对重任在肩,鲍万国更是一刻不敢放轻松,为了随时掌握患者的情况,从1月23日至今,鲍万国就没离开过医院一步,面对的家人的担心,他也只是简单说句,“放心,我挺好!”就匆忙挂断电话。可对于患者,他却一次次的叮嘱,一次次细致的了解病情,生怕落下那个环节。对于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他也时刻提醒大家,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的大背景。夜晚,患者都已经熟睡,他还在继续工作,坚持值夜班的他,依旧寸步不敢离开感染症科,因为他生怕哪里出现问题,哪个患者有突发情况,他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一名77岁高龄女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基础病变多,病情危重,血氧极差。面对该名患者的情况,鲍万国马上意识到情况的严重,通过组织全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马上决定采用ECMO进行心肺辅助支持治疗。在心脏外科的大力支持下,患者成功实施ECMO植入术。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升至100%,自身肺脏和心脏得到有效“休息”,所需呼吸机氧浓度由100%降至40%,现患者生命体征一切平稳。

1月29日,患者李某某确诊新冠肺炎后,因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肝功转氨酶、血糖等指标明显升高,经省专家组会诊,紧急转入吉大一院感染症科救治。由于李某某属于高危人群,再加上其200多斤的体重,鲍万国接诊后一刻都不敢放松警惕。几天不眠不休的治疗,男子的情况也越来越好,等待出院的那一刻,李某某不仅没因为住院而体重减轻,反而被照顾的又胖了几斤。正是有了鲍万国和其团队的努力,才有了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的到来。

如今,已经57岁的鲍万国依然昼夜倒班连轴转,但他却无悔于他的选择。看着患者恢复健康的笑脸,听着患者一声声道谢,他知道自己肩上承当的那份责任,那就是坚守在感染科这个看似平凡而神圣的岗位。






相关稿件

  •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玉杰、院长布茂胜一行到吉大一院座谈交流
  • 吉大一院儿科门诊护理团队科普视频获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
  • 吉大一院护理团队受邀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吉大一院举行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毕业典礼
  • 吉大一院泌尿外二科成功实施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助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上一篇:郭颂校友从美国筹集第三批医用物资19日运抵吉大一院
下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手记(95)|张鹏:不同的战场,相同的敌人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