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春城 战疫情|直击吉大一院发热门诊防控一线
斗病魔,战必胜。目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两批39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还有一批“战士”坚守在医院的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24小时值班轮守,在春城疫情防控一线紧张工作。
流汗不流泪:默默坚守,无半句怨言
连日来,吉林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牵动春城百姓的心。作为吉林省发热门诊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迅速部署、科学防控,以感染科为主,呼吸科、肝胆胰内科、小儿呼吸科为第二梯队的前方防控队伍,昼夜不息,严守一线,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天职。全体医护人员取消休假,放弃阖家团圆,随时待命。发热门诊作为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每天接诊数百人次,需开展详细询问接触史、监测体温、采血等工作,留观病房的病人都需要重点救护,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遗漏。
为了避免感染、节约医用资源,每位穿上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都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不上厕所。汗水湿透衣背,夜班坐着打盹,下班一脸血印,工作强度、身体负荷、精神压力,全面来袭,责任重,风险高、强度大,可他们却不曾有一句怨言,不曾有半点退缩。
传承接力棒:临危受命,需要时就上
这次疫情防控中,感染科的科主任和护士长两个岗位,都是“新老”并肩,共抗疫情。老主任和现任主任分别参与全国和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战”工作;老护士长和现任护士长分别带队坚守春城和驰援武汉。
吉大一院感染科主任鲍万国一身绿色军大衣,在忙碌的人群中十分醒目。现在他的世界里已经没有昼夜、时间的概念,几乎住在医院。作为经历过2003年SARS防控工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出任“吉林省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成了“长在电话上的人”;老主任王峰不顾多病缠身的健康状况,出任全国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督导组成员,赶赴天津参加疫情督导工作。
目前,朱媛护士长正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作为吉林省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支援一线工作。坚守医院防控一线的原护士长鞠桂萍说:“1月25日,朱媛护士长等三名护士和科内一名医生驰援武汉。我临危受命管理发热门诊和病房工作。我经历了03年非典以来历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救治任务。从1983年,我的人生坐标定格在这一职业时,心中就充满了对职业神圣的担当,救死扶伤,责无旁贷,面对疫情,无所畏惧。”
全院一盘棋:兄弟同袍,同舟渡险关
面对疫情,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研判组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及时应对疫情变化。除感染科全员坚守外,呼吸科、肝胆胰内科、小儿呼吸一科和二科,迅速响应,志愿支援,积极辅助工作,按照院里部署随时支援,并有12人固定投入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呼吸科4人,肝胆胰内科4人,小儿呼吸一、二科各2人。
呼吸科2名医生和8位护士加入吉大一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支援,唐颖、王丽辉、温中梅、王鹭主动申请坚守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她们中三位孩子尚且年幼,一位新婚不久。其中,王丽辉还曾主动请求代替母亲生病的曲兴龙去武汉一线。
肝胆胰内科周豪、王中峰、周强三个小伙子和王阳共同请缨支援医院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的疫情防控工作。2003年胜利抗击非典的牛俊奇教授还以诗礼赞一线“战士”:一身洁白,看不出曲线,看不出流畅,可这是2020最美的时装\一双眼睛,两副镜下,见不到眼睑的单双,可这透过来最美的目光\口鼻上,竟有这多的式样,看不出你的淡抹浓妆,可这是最美的脸庞\一样的装束,只有高低短长,不知你是李赵张王,可这双肩上有最强的担当\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谁没有情短情长,谁没有夫妻爹娘,但这里有高高挺起的胸膛\多少辱骂和血光,多少人叫你白衣狼,可你是共和国的脊梁,希望明天不要把这淡忘!
小儿呼吸一科尹嘉宁、王洪波主动报名,加入医院的疫情防控一线队伍。出诊前一天,尹嘉宁医生面部撞伤,在整形外科缝合数针。但是她坚持能够克服伤势,带伤上阵,坚守发热门诊。
小儿呼吸二科全科室踊跃报名,包括退休返聘人员宋丽君主任和肖纫霞教授都积极请战。现由梁航和高曼两位医生支援,近两天都有门诊和病房的排班。
天使有翅膀:暖心呵护,不辜负誓言
无论是援鄂行动,还是医院坚守,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护理团队都承担了重要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专业人员驻守医院入口分导诊岗位、选派人员驰援武汉一线、加派人员直抵危重疫区。在与疫情、病患接触最紧密的一线,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更加闪耀光辉,给予人安慰、救护和希望。在吉大一院的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护理团队也是坚守的重要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献。
此外,全体院领导担任“大后勤”,调动带领医务部、感控办、门诊部、护理部、采购部、保卫部、后勤中心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多方协调、筹备防控物资和调配人员,全院一盘棋,一致抗“疫”。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医护工作者以血肉之躯守护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线上,他们的身形或许不够伟岸,但他们的大爱与胆魄却无坚不摧。